在农村各个地区,端午节都有哪些比较特色的风俗? -凯发网站
据说,端午节最早就是起源于中国,最初的习俗活动是起源于天象崇拜,脱胎于上古时代的祭龙活动。之后,经过各朝各代的演变,赋予了它各种文化内涵,而且也流传下来很多特定的习俗。
时至今日,估计民间对于端午节由来最普遍的认识是: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投身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在我国南北方,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陌上花是南方人,在我们这一带,每逢端午,下面这些习俗是必不可少的。
一、挂艾草与菖蒲 每逢端午,农村里的人都会提前一天上山采摘艾草与菖蒲,待到端午节当天,一大早就会将其挂于大门之上。
除了自家悬挂之外,一些农村人还会将现采的艾草与菖蒲扎成小捆,于端午节清晨拿到城里市场上售卖。那些城里人就会在早市买菜时同时带回一捆艾草与菖蒲,挂在自家大门上。
之所以会在门上悬挂这两种植物:
一是因为它们的叶片会散发出一种挥发性芳香油,可以提神醒脑,而且虫蚁蛇鼠也会避得远远的。
二是艾草自古是民间治病的良药,可保身体健康;而菖蒲叶片形似利剑,在民间被认为可驱邪除魔。将两者悬挂于门外,可保家宅安宁,家人安康!它寄托了老百姓们的一种美好祝愿!
二、佩戴香囊还在端午节前几天,手巧的女性长辈们就会给家中的孩子们制作一个个精巧的布袋香囊。
香囊上会用彩色丝绣出“福、平安、健康”等字样,也会绣上一些花鸟虫鱼等吉祥的图案。香囊内会填入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能够明目开窍,驱虫防病的草药。待到端午节一早,孩子起床后就会给他佩戴于身上。
一方面是以防孩子被蚊、虫等叮咬。因为端午节后,天气开始大热,蚊、虫之类的都开始出来肆虐,小孩子幼嫩的皮肤尤其容易被叮咬。香囊里草药散发出的味道就能起到很好的驱虫防蚊的作用。
另一方面香囊中的草药多是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大人们希望孩子佩戴香囊后,在药味的熏陶下,能增强体质,保身体健康。
三、包粽子、吃粽子端午节当天,在陌上花这里,各家各户还有项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自己包粽子。
农村人会早早的上山采摘包粽子的材料——箬叶,洗净后用沸水煮过,再用清水浸泡着。在端午节前一天则会准备好包粽子的糯米和馅料。
待到端午节那天,家中的妈妈婆婆们就会着手包粽子。在陌上花这里,大家既吃甜粽子,也吃咸粽子。馅料主要有鲜肉、火腿、蛋黄、板栗、豆沙、蜜枣等。
而那些自家不包粽子的人们,也会在这天去店里购买合自己口味的粽子,吃个应景儿。
四、吃“五黄”端午节这天除了必吃粽子外,陌上花这一带还流行在这一天吃五黄:就是吃黄瓜、黄鱼、黄鳝、咸鸭蛋黄,喝雄黄酒。
据说,之所以要吃“五黄”,是因为民间认为黄色的食物可以提升人体阳气,人们吃了后有助于抵抗百病,可保身体健康。
而且,据说这一功效尤以雄黄酒最佳,所以,大人们在吃饭前,还会以手指蘸取黄酒,在孩子额头上划个“王”字,籍此希望能保孩子身体健康。
五、赛龙舟每年的端午节当天,陌上花这一带还会举行热热闹闹的赛龙舟比赛,龙舟队伍来自各个村镇。龙舟成员们大多是各村的农民,他们会早在一月前就开始抽空训练。
待到比赛当天,这些平时劳作惯了,本身就充满力量的农民队员们经过专业的训练,更是如虎添翼。比赛时,一个个都是卯足了劲儿,一队队的龙舟你追我赶的,再加上岸上观赛人群的呐喊助威声,场面真的是非常的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