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是河南人,为什么湖北也有一个木兰山,湖北木兰山名字的由来和花木兰有关吗? -凯发网站
题目有问题。花木兰不是河南人。不论哪个版本里的花木兰出生的年代,中国还没有实行“行省制度”,根本就不存在“河南省”,何来“花木兰是河南人”一说?
早在《木兰辞》提到的年代,黄陂木兰山就开始流传木兰从军的故事,木兰山上的建筑,最早始建于唐代,比如下图三里的“唐木兰将军祠”。这个铁证至少证明了最晚唐代,木兰山地区就开始纪念“木兰将军”了。木兰山的古建筑群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陂木兰文化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货真价实的“真木兰”,不是后人杜撰的,更不是某些人所谓的“今天的人们为了发展旅游编造牵强附会”一说!
也许,有人会说木兰是北方人物,因为有的民歌里面提到了黄河,《木兰辞》里面提到了“可汗大点兵”,甚至举出了河南、河北、安徽、陕西等地也有“木兰墓”、“木兰庙”等古迹。可是你可以上网去查查,这几个地方的“木兰”不是姓魏,就是姓朱……或者其他,并不姓“花”,而且河南的“魏姓木兰”是西汉时期的,比《木兰辞》所处的南北朝时期早了几百年呢!……其他几个版本的“木兰”不论出生年代,还是其他因素,和《木兰辞》也不是完全对得上。可以说目前几处争夺“木兰故里”的地方都不能完全对得上。黄陂的木兰山相对来说,靠着规模宏大的纪念花木兰的古代建筑群为依托,还算可能性比较大的。
当然,黄陂区为了发展旅游,将木兰景区扩大了,把木兰山周边的几个景区,比如木兰湖、木兰天池、木兰草原等也打上了“木兰”的牌子,除了木兰山之外的这些“木兰景区”确实不是古代就有的。但是纯粹从旅游的角度看,只要风景好,服务好,玩的开心最重要,谁管他经不经得起考古检验呢?
因为要说钻牛角尖起来,可能结果会颠覆你的想象——因为过度深究下去,可能“花木兰”这个人物也不一定经得起考证呢!
——因为现有的花木兰的故事全部来自于《木兰辞》这一北方民歌及其延伸出来的文学艺术作品,且不论民歌、文学作品(比如《水浒传》、《白蛇传》、《封神榜》等)不能作为考证依据,即使可以作为依据,但花木兰的姓氏、籍贯等,《木兰辞》中并无明确的记载。甚至正史里更无记载——我们不妨自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自古极为重视“修史”,历朝历代都极为重视史官记史,把记录历史,为王侯将相歌功颂德,追求历史定位,作为中央政权头等大事之一的国家,对于木兰这样的一个混到了将军级别,相当于今天国防部长,在中央军队混了一辈子,创下赫赫战功、取得了足以彪炳千秋的战功的著名人物,正史里面居然毫无记载,甚至连个情节相似的人物也没有。经过百年以来的考古工作,全国上下也没有发现任何有说服力的考古实物依据,这样的人物能是真实的么?
这还别谈花木兰故事本身的逻辑就留存在瑕疵。从常理上说,一个女性,一辈子在军营这种男人堆里,和糙汉子们一起同住、同睡、同如厕、同洗澡,不仅完全没被发现,还一路混到将军级别——这怎么可能呢?如果你是女性,从青春发育期开始,你跑到男性公寓里和男的住一个月,生理期也不能出来,不能让男的发现你的性别,做得到不?你试试!……这还不谈在军队打一辈子仗,不受伤?受伤了不处理?处理各种伤口的过程中不会宽衣解带露出马脚?因此,木兰之争历代有之。
这么说可能刺激到大家的民族自尊心了。花木兰怎么可能是不存在的呢?其实大家稍微冷静一下不妨想想,历史上的虚构民族英雄的人物还少了么?白素贞、孟姜女、祝英台、穆桂英……都是虚构的!但是尽管如此,这么多虚构的巾帼英雄却承载了我们对这类忠贞爱国、敢爱敢恨、有血有肉、善良勇敢的性格的精神寄托。所以历朝历代都有官方、民间建设、营造大量物质的、非物质的遗产去歌颂他们、纪念他们。人物是虚构的,但是承载的历史故事、文化传统却是货真价实的!
今天我们和历史上一样,弘扬木兰,不是要你钻牛角尖,去争哪里的木兰是真的,哪里的木兰是水货。只是要你在放松休闲旅游之间,纪念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不论她是不是真的,我们传承的是千百年来的历史传统,是敢爱敢恨、用真爱国的这种性格。
自北朝民歌《木兰辞》问世以后,诗中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木兰”形象深入人心,但是诗中木兰只有名,其姓氏和籍贯并没有明确说明。或由于好奇,或由于对木兰高贵品质的宣扬需要,根据现有史料我们可以知道,最早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开始了对木兰姓名、籍贯的考证、索源甚至是文学再创作。
《木兰辞》中木兰到底姓什么,是什么地方的人还无定论,没有任何的史料可以确定花木兰是河南虞城人或者湖北黄陂人。目前,确定地说花木兰是河南虞城人或湖北黄陂人都有武断之嫌。
千百年以来,关于木兰姓氏和籍贯的说法主要有五种:
木兰姓魏,是河南虞城营廓镇人木兰姓魏,是河南虞城人的说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元统二年虞城县令在当地立的一块《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碑文上明确记录了木兰的姓氏、籍贯及身世:
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亳之谯人也。世传:可汗募兵,孝烈痛父耄羸,弟妹皆稚呆,慨然代行。服甲胄,鞯藁,操戈跃马,驰神攻苦,钝锉戎阵,胆气不衰,人莫窥非男也。历年一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亲。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妆。举皆惊骇,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
这块石碑是现存有关木兰传说中最早的史料,除此之外,明万历进士吕坤的《闺范图说》、命天启宰相朱国桢的《涌幢小品》、清代编纂的《虞城县志》和所立的《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中也延续了这块元代石碑里的说法。
2005年,河南虞城申报的民间传说“木兰传说”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由此认定官方是在确定木兰姓魏,是河南虞城人,其实不然,文化部认可的只是“木兰传说”这个民间文学作品,而非是在确定木兰的姓氏和籍贯。不然,2008年,湖北黄陂申报的“木兰传说”何以也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虞城的元碑只能说明自《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深入人心以后,人们很早就开始了关于木兰其人的探索,河南虞城的那块石碑是现存关于木兰考据的最早史料而已。
而且,关于虞城营廓镇在木兰所在的时代到底是属于河南虞城还是安徽亳州还存在着争议。
木兰姓朱,是湖北黄陂人2008年,湖北黄陂申报的“木兰传说”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不能说明木兰就是湖北黄陂人。支持木兰姓朱,是湖北黄陂人的史料依据有:
黄陂在古代曾两次被命名为木兰县,根据《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记载:古时在黄陂置木兰县有两次,一次是在南朝齐代,一次是在隋朝文帝时代,唐高祖武德年间县名被废弃。除此之外,黄陂还有木兰山,如《新唐书·地理志》记载:
(唐)武德三年省木兰县入焉,又析置堡城县,七年省。有木兰山。
木兰是湖北黄陂人的说法较早的可以见于宋代名儒程大昌的《演繁露》:
观杜牧此诗,既有庙貌,又曾作女郎,则诚有其人矣,异哉!
明焦紘的《焦氏笔乘》进一步说明:
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解题》之阙。
明代弘治、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黄州府志》、清代陈梦雷编纂的《古今图书集成》也支持此说。
湖北黄陂古代有木兰县、木兰山并不能说明木兰就是湖北黄陂人,木兰是一种常见花的名字,以木兰名地、人应该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以木兰地名确定木兰就是湖北黄陂人没有足够的说法力。
至于杜牧诗,宋人、明人、清人的文献只能说明唐宋元明时期已经存有木兰姓氏和籍贯的争议,不排除当时的人们因木兰地名而附会木兰是湖北黄陂人的可能性。
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州人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州人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元统二年虞城县令在当地立的一块《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碑,上面明确说明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州人,除此之外,《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亳州志》等都映证了这个说法。
大量的史料说明,人们在考证《木兰辞》中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时,多数人支持木兰姓魏,是亳州人的说法。
但是,人们又对这种说法中的木兰故里营廓在古代的归属有了争议,营廓在宋代以前属于安徽亳州,宋代以后才归为河南虞城。并且,营廓地区的划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说法。
目前,支持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州人说法的人也不在少数。
我对亳州说的看法和理解基本同于虞城说。
木兰姓花,是陕西延安人说木兰姓花,是陕西延安人较早的史料有明代邹之麟的《侠女传》,里面记载了木兰的事迹:
木兰,陕人也。代父戍边十二年,人不知其为女,归赋戍边诗一篇。
豫剧《花木兰》中木兰自我介绍以及一些影视剧都持此种说法,而且,延安还建有木兰陵园,为1984年延安所建。
此外,有些文史专家还从《木兰辞》中的一些描述找到了例证,《木兰辞》所描述的有些地方可以在延安找到源头。
不过,个人更倾向于花木兰是陕西延安人的说法是源于后人对《木兰辞》中木兰传说的文学后创作,并不能证明木兰姓花,是陕西延安人。
写在后面的话根据现有史料证明,早在唐代,由于《木兰辞》的传颂,人们就对木兰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了对木兰姓氏、籍贯、事迹的考证,如唐代李冗的《独异志》 :
古有女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二年,同伙卒不知其是女儿。
今人引用印证木兰姓氏和籍贯的所谓史料,大多都是古时人们对木兰传说”的文学再创作,并不能作为证明木兰姓氏、籍贯的确凿证据。
木兰是《木兰辞》文学作品里的一个人物形象,是一首民间歌谣,大致创作于北魏时代,故事原型可能还早于北魏,有专家考据说是在汉代。
我们不妨大胆地猜测,或者人们在歌咏木兰传说的时候,木兰的姓氏、籍贯就已经不可考或被有意隐去。在中国古代,女子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和一群男人混在一起十几年,对女子的闺誉并非好事,为了保护这位女扮男装奇女子的声誉,人们隐去她的姓氏、籍贯是完全有可能的,或更有甚者,木兰也非“木兰”本名。
因此,木兰到底是何姓,到底是哪里人可能会是一个永远无解的公案,《木兰辞》中的木兰形象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木兰那种勇于承担、爱亲人、爱国家的精神。当前,虽然木兰的姓氏、籍贯无解,但是木兰身上承载的“木兰精神”却值得我们称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