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湖广填四川”,那成都的客家话,也就是土广东到底是属于哪里带过来的语言? -凯发网站
四川境内的口音的确比较复杂,笔者多年来对川内口音的特点,比较关注,仔细倾听各地语音,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不过,总而言之,有关部门还是将省内的语言归结为三大汉语方言。
第一大方言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四川话,方言家们归结为“西南官话区成渝片”,它的特点就是以“成都话为标准”,由于成都市的面积越来越大,口音有地域差别,咋个办呢?我的看法就是以“川剧道白”为标准。它的形成历经明清时期几百年的历史过程,以湖北话为基础演变而成。
第二大汉语方言就是四川客家话,俗称“土广东话。”是客家于清朝前期移民带入四川,虽然历经二、三百年的历史风云变幻,仍然原汁原味保留至今的祖宗方言。
现在回答题主的:“土广东(话)到底是哪里带来的语言?”
“土广东话”是四川客家方言
客家广东方言的读音为“哈卡”(hakkaer),它的意思就是有“客而家焉”或者“客户”(与现在的意思不同)。最早是西晋“八王之乱”造成中原战乱,百万民众随晋室南渡为始。以后的唐末和南宋末年又有大批百姓过江南下。
这种迁徙是分阶段、分地区、逐步迁入四川的。他们最早的落脚点是在江西、福建、广东这些地方定居,人数最多的应该是粤东地区的梅县、兴宁、大埔、五华、惠阳等地。它们被称为“客家人”,以区别原来的居民,这种称呼一直源用至今。
历史知识告诉我们,当年的东南沿海地区,中原统治力量对这里影响不大,封建统治力量相对薄弱。以后也战乱频繁,为了生存,为了应对外界的压力,客家人的集体观念、家族观念很重,所以客家人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有的宗族关系、信仰、风俗习惯,并十分执着的使用中原古代汉语,较好的保存了这块堪称古代汉语的“活化石”。
到四川去 到洛带去
上面的漫画是己故四川爱国将领邓锡侯将军的公子所画,真实的再现了当年客家人入川开疆拓土的千里跋涉。
客家人进入四川后,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使然,四川人把他们称为“土广东”,这是有讲究和来历的。
首先,入蜀客家人中来自广东籍的最多。所以冠以“广东”地名。
第二,广东前面加一个“土”字,主要是四川的移民将来自广东的客家人区别生活在岭南的广东人,所以称为“土广东。”
第三,其实来四川的“土广东”基本上都聚集在某个地区,形成一个个的“村落”,他们内部交流都是使用外人如听天书的“土广东话”,这种神秘感也是“土广东”话的注脚。
客家话方言岛的分布
题主的问题局限于:“成都市的客家话源头在何处?”
以大成都为例,在明末清初,连年惨烈的战乱,四川人口锐减,闻名中外的“四川江口沉银”遗址的发现说明,包括成都府的四川地区,遭到张献忠的抢掠,件件出土的金银首饰,也许就是条条人命的无言诉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政府在康熙初年,奉旨从两湖、两广移民填四川,大批涌入的移民就有一部分客家人,以广东梅县的最多,他们定居在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古镇为中心的四川盆地东缘丘陵地区。
现在仅洛带古镇常住人口的几万人中,85%为客家人。
另外现在成都市外东的三圣乡、高店子、西河镇、洪河镇、大面镇、硫璃场、牛市口莲花村、沙河堡地区,成华区龙潭寺、青龙场的回龙、狮子、一里、新山、海滨、新华六个村,圣灯乡的崔家店、东华、长林、人民塘四个村等,都有为数不少的“土广东”。这些都属于成都市,所以不厌其烦写上,重复一次,这些地方的客家话基本上都是广东梅县的。
结语
除了成都市外东和外北地区有大量广东梅县等地的客家人而外,四川其他地区的客家人来自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的38个县市。因为与主题关系不大,就不再往下说。不当之处,望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