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成都人,你觉得有哪些本地美食是你一定要推荐给外地朋友的? -凯发网站
举个栗子:小谭豆花(更多成都美食推荐欢迎请戳关注,准备好纸巾擦口水~)
1924年,谭豆花的创始人谭玉光挑着担子在盐市口走街窜巷,沿街叫卖,就这样卖出了口碑与人情。看到一抢而光的豆花颇受青睐,他干脆开了一家店。“豆腐花,豆腐花……”街边的吆喝声悠长嘹亮,伴着晨光熹微,划破成都的天空。瓷碗里的豆花摇摇晃晃,馓子清脆,趴在上面的是香菜葱花,鲜美麻辣又入口爽滑,在舌尖开出了花。
那副担子,至今还摆在小谭豆花的店主——谭固的屋头,就像一块刻着铭金大字的铜匾,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百年老字号的口碑基石。“担子就是情怀,总想把它做好,不能松散,对不起祖宗。”
小谭豆花是老成都人家喻户晓的百年号,与龙抄手、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传统美食一起搭建起了成都人味蕾的极乐世界。四代传承的谭豆花,已然不止是一道街头小吃,更是老成都人对美食的精致追求。
打儿时起,父母起早贪黑做豆花,谭固就负责下厨做饭,10岁到铺子去,甘愿洗碗3个月。辈辈熏陶中对厨房的热爱,成就了小谭豆花独一无二的“江湖地位”。首次做豆花,谭固从第一道工序开始学起,汗珠里透着兴奋与紧张,默念着父亲的指示,他点豆花,推石膏,冲豆花时却成了稀巴烂,首战挫败,他隐隐体会到这代代传承的豆花老店带给他的压力。制作好豆花要掌握好火候、水温,和加豆花的时机。新磨旧磨,气候湿度都会影响口感。
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谭固从原料豆花到配料,样样都要亲自精挑细选才能保证味道。他每天晚上泡豆子,凌晨推磨子,天一亮就冲豆花,一天结束,要扛花椒,种海椒,全年365天没休息,而这样的坚守也使他技艺愈发精湛。后厨里的瓷碗层层叠叠,芝麻酱红油调味荤素俱全,足见其生意火爆。
老成都人的街邻间总是存在着浓厚的情感,隔着墙头喊一声,呼朋唤友去探索美味。一位旅居成都多年的英国人徐维理(william sewell)曾这样描写夜晚的成都街头,“小巷两旁已打烊关门的商铺前有许多小摊,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橙子和花生整齐地码成一堆,香烟可成双成单地卖。”
谭固的爷爷在世时,工厂中的人常去店里吃豆花,那时的男男女女羞涩,姻缘要靠红娘牵,老店里也藏匿着许多爱情佳话。
外地来的姑娘与盐市口的一个小伙子初次见面,后生拉着她来到谭豆花,拍着胸脯说请她品尝正宗的成都美味,二人相谈甚欢,在合江亭厮磨整个下午。傍晚时分,男生问她想吃什么,女生还想再来一碗小谭豆花,而这碗豆花,一吃就是五十年。这对夫妻摆起往事,动容地回味着初恋和相遇的味道,与食物相濡以沫,平淡的陪伴是最真情的告白。